红色记忆丨《红军桥》
红军桥
在瑞金叶坪村,有一座横跨奔腾咆哮的绵江河的桥,是洋溪村的主要通道。它的旁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的驻地,即叶坪革命遗址群。这座桥被群众称为“红军桥”。这座桥,是党和苏维埃政 府和群众军民鱼水情深的“连心桥”,见证着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关心群众生活的红色历史空间……
故事还得追溯到1932年,毛泽东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主席后,日夜操劳国大事,同时还时常不忘群众的生产生活,经常领着工作人员到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疾苦,解决事关民生的问题。
这年2月的—天,为研究部署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工作,毛泽东赴叶坪村相邻的洋溪村去调查农业生产方面的情况。绵江河上架起的一座小木桥是必经之路。来到小木桥跟前,毛泽东发现架在河堤上的好几块木板由于多年江水的溅击早已千疮百孔,有两三块都已经霉烂了一大半。为安全起见,毛泽东一行小心翼翼地挨个过桥。虽轻手轻脚,但只要踏上了小木桥,桥身随即晃摆起来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好一会儿,毛泽东等一行才异常艰难地踏着木板桥过了河。
到对岸后,毛泽东提议大家坐在河坎上休息一会。他习惯性地抽起香烟,看着眼前岌岌可危的小木桥一言不发,心里在想,刚才一行几个徒手过桥都战战兢兢的,何况乡村老表还要肩挑背驮东西过桥呢,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几米深的河水……这座桥已经危及乡村老表的生命财产安全。想到这,毛泽东不由焦虑不安起来,就对身旁陪同的乡干部老谢说:“老谢你看,这座桥如不再修一修,说不定哪天就要断塌,群众过桥会很危险。刚才我们过桥都胆战心惊的!不能再耽误了,要赶紧组织劳力修缮一下!
老谢的脸刷地红到脖子根,不好意思地回答:“近农忙,没时间顾上了,再说,农忙也很难雇人。”毛泽东在了解情况后说:“党的干部一定要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头,一定要急群众之所急,不能因为其他工作忙,而忽略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安全问题啊!”老谢听后很是自责,羞愧地说:“毛主席,你为我们想得真周到。回去后立即召开乡干部会议进行研究,发动群众把桥修好。”“这就对喽,事不宜迟,现在不好请人,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毛泽东这才起身拍了拍沾在身上的泥土,甚为满意地离开了河坎到下个村去走访群众。临走前再次叮嘱老谢,修桥不能增加群众负担。老谢当即应允。
老谢回到乡政 府,把毛主席建议修桥的事向乡苏维埃主席做了汇报。终决定,改变原先雇请工人修桥的打算,发动乡村干部利用午休时间找木头备石料。很快地,经过大家齐心协力,木头、石料备齐了。几天后,绵江河畔来了十几个人,这是老谢带领的修桥队伍。那天,毛泽东得到乡里动工修桥的消息,十分高兴,早早来到河堤边。毛泽东一声令下,大伙儿马上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拆的拆,搬的搬,抬的抬,钉的钉。毛泽东也卷起袖子,挽起裤腿,领着随行的工作人员加入到修桥的队伍中。参加修桥劳动的乡干部,看着毛泽东像普通人一样和自己在一起忙活,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热情更高,干劲更足。
毛泽东和修桥乡干部一起,保质量,赶时间,抢进度,连续干了四天,一座简易牢固,安装了木栏杆的新木桥横跨在绵江河上。饮水思源的当地人民,为了感谢毛泽东帮助他们修建新木桥,便把这座桥取名为“红军桥”,这一称呼一直保留到现在。
1980年,当地政 府考虑到该桥是交通要道,邻桥的洋溪、新院、田坞、腰布等四五个村群众出行都必须经过这里,于是又组织全乡干部群众投工投劳,拆除旧木桥,建成一座安装铁栏杆扶手,长百余米、宽5米多、高8米多、立8个桥墩的水泥钢混桥,并在桥左端栏杆柱子上醒目地雕刻上“红军桥”三个大字。
虽时过境迁,但“红军桥”的故事仍然在瑞金广为流传。这座“红军桥”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亲民、爱民,才能完成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谁真正做到了情系于民,谁就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拥戴。
来源《红色记忆 中央苏区故事集》